復合材料各相關單位及從業人員:
CCCM由中國復合材料學會發起,自2013年開始,每兩年舉辦一次,迄今已成功舉辦四屆。歷經多年的沉淀,CCCM已成為目前國內復合材料領域規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學術交流和科技推廣會議。由于疫情形勢影響,第五屆中國國際復合材料科技大會(THE 5TH CHINA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OMPOSITE MATERIALS, CCCM-5)暫定于2021年9月召開。
大會將在全球范圍內邀請復合材料領域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出席,重點研討復合材料學科與產業發展的動態、前沿與趨勢,展示復合材料最新技術與應用。大會采取“60+3”的會議開展模式,即60個學術+產業交流分會場、3個特色分會場,預計規模將達3000人。歷屆各分會場將分別由一名學術界和一名產業界領軍人牽頭,以行業影響力和學術引領力圍繞各分會主題展開工程應用對接交流?,F面向全行業征集第五屆中國國際復合材料科技大會(CCCM-5)學術交流分會場主席。
相關情況通知如下:
一、學術交流分會場主題設置(擬)
本次大會設置60個學術交流分會場,分會場圍繞復合材料原材料、復合材料制備工藝、復合材料可持續發展、復合材料結構設計、復合材料性能表征與評價、復合材料應用等六大方面展開。涉及航空航天、軌道交通、海洋船舶、汽車工業、電子電氣、風電能源、土木工程、生物醫藥、國防軍工等多個應用領域。分會場主題如下表:
二、特色分會場主題設置(擬)
1.復合材料學術交流國際會場
國內外復合材料精英學者及企業家的學術科研產業成果推介,了解國內外復合材料行業發展最新進展及趨勢,構建復合材料國際化交流的橋梁,為國內外復合材料行業工作者提供一個宣傳、展示的國際化平臺。
2.中國復合材料學會青年科學家論壇
為扶持先進復合材料方向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成長,培養學術帶頭人和科技領軍人才,為復合材料青年科技工作者設立交流平臺,推動復合材料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寬學術視野,開拓學術思路,提高學術水平,搭建復合材料技術交流溝通的橋梁。
3.學術墻報展示交流會
投稿者用直觀的的圖像和圖表展示主要的研究結果,配以簡潔明了的說明,讓聽眾以最高效便捷的方式了解投稿者的研究發現和結論,使之更易建立學術聯系,擴大學術影響。
三、分會場組織形式
1.報告會形式:以報告為主體,每個報告結束后進行問答互動,可分為特邀報告(30min)、一般報告(15min),具體報告順序由分會場主席確定;
2.其他形式:采取沙龍、圓桌會議或其它適合自由研討交流的形式,每個主題發言之后安排集中討論和爭辯質疑。
3.分會場組織時間:分會場時長以0.5天為一單元,最多組織不可超過3個單元,即1.5天。具體分會場時長由主席根據各自分會場前期籌備情況決定。
四、時間節點及工作安排
1.2021年3月,CCCM-5學術交流分會場及特色活動分會場主席申請表文件征集截止,并與3月中下旬召開分會場主席遴選會;
2.2021年4月,組織召開分會場主席第一次工作會議;介紹CCCM-5大會情況、明確大會組委會與分會場主席分工。
3.2021年4月-2021年6月征集會議報告摘要投稿,審閱投稿摘要并給出錄用結果;
4.2021年6月,組織召開分會場主席第二次工作會議;總結CCCM會議籌備進展,各分會場CCCM-5會議報告摘要收集情況,以及評審錄取情況。
5.2021年6月-2021年7月審閱分會場投稿全文;于截止日前回復25%比例論文參選大會優秀論文(擬總量40篇);
6.2021年8月,組織召開分會場主席第三次工作會議,匯報現階段分會場籌備情況,并給出分會場規模、報告安排(報告10個及以上;會場規模不少于30人),如需合并分會場需與大會組委會溝通;
7.2021年9月,組織召開大會會前分會場主席四次工作會議;介紹CCCM-5大會整體籌備情況,介紹現場分工安排并作會前動員。
8.各分會場會議上進行人員簽到、攝像、記錄工作;
9.2021年10月,提交各會場簽到表、學術報告ppt、會議現場及學術報告人照片、“優秀分會場”調查表等會議資料,并撰寫活動總結、學術成果提煉總結報送組委會;
10.2021年10月,給出分會場全部論文審閱、期刊推薦意見。
五、分會場主席權利
1.各分會場設兩位分會場主席(學術領域、企業領域各一人),一位分會場秘書;經過分會場主席遴選,分會場主席可作為CCCM-5學術委員會委員;
2.每個分會場可免除兩位參會者注冊費(包含分會場主席在內);
3.超過30人的分會場,分會場主席可向大會申請增加2名免注冊費名額,超過50人的分會場,分會場主席可向大會申請會議籌備資金,具體詳情請與大會組委會核議。
4.分會場主席每邀請一名院士專家出席/匯報,可向大會申請增加2名免注冊費名額;
5.分會場主席每邀請一家贊助單位,分會場主席或其團隊將獲得不同等級的籌備金額/免費參會名額支持,具體形式待組委會商議確定后告知。
6.分會場主席可優先向大會推薦優秀論文,被推薦的論文可優先發表在大會合作的《Composites Communication》、《武漢理工大學學報材料科學版(英文版)》、《復合材料學報》、《材料工程》等刊物上;
7.分會場主席可獲得會務組頒發的分會場主席榮譽證書,并向分會場特邀報告人頒發大會制作的榮譽證書;
8.參與“優秀分會場”評選,獲得“優秀分會場”稱號的分會場將獲得大會組委會提供專項經費獎勵;
六、分會場主席義務
(一)學術類
1.分會場主席接到大會邀請函后,參與分會場的論文和報告征集工作;
2.組織學術報告10個及以上(4個30min,6個15分鐘,可通過論文和報告征集遴選);
3.負責所在分會場摘要及全文審稿工作,并于確定后提交分會安排及組織規模;
4.確定分會場其他執行主席和報告人,并于2021年8月前將信息報送大會組委會;
5.提交分會場論文審閱及期刊推薦意見。
(二)會務組織
1.組織參會嘉賓參與分會討論;會場規模為不少于30人;
2.分會場主席需安排確定本分會場秘書,由分會場秘書與組委會工作人員定期溝通分會場事宜進展;各分會場所包含設備設施為所在會場配套設施,如需特殊搭建或由特殊設備需求,請與大會組委會商議;
3.需出席CCCM-5會前分會場主席工作會議;
4.與會期間,分會場主席需全程參與分會場活動,并適時確認與會專家到會情況;
5.如遇分會場合并情況需與大會組委會核議。
(三)會場合并
當分會組織人數不足30人時,應于2021年7月1日前與組委會明確分會合并或取消意見。
(四)會議結束
活動結束后一周內,安排分會場秘書匯總簽到表、學術報告ppt、會議現場及學術報告人照片、“優秀分會場”調查表等會議資料,并撰寫活動總結、學術成果提煉總結報送組委會。
七、“優秀分會場”評選原則
1.會議規模(10分):須30人以上,以注冊信息及簽到情況為準。
2.報告數量(20分):原則上10個(按會前上報數量為基數),以簽到信息、報告人會場照片為準。
3.會議覆蓋(20分):至少10家單位,以注冊信息及簽到情況為準。
4.會務執行(15分):按相關時間節點提交情況進展及會后總結。
5.報告質量(20分):每位院士報告加3分;每位長江學者、杰青、千人報告加2分;每位教授報告加1分。
6.論文質量(15分):每篇獲評“大會優秀論文獎”論文加3分。
7.優秀成果提煉(加分項):一般2500-3000字,包括:問題現狀、原因分析、對策建議三部分。要求對問題現狀的描述有理有據、充分準確,對原因的分析切中要害、令人信服,所提政策建議切實可行、易于操作。語言要準確、精煉、嚴謹、平實。
8.優秀分會場原則上設置比例為10%,大會組委會將為獲獎分會場主席頒發證書,并提供專項經費獎勵。
八、申報方式及復函
請各申報單位填寫電子版分會場主席申請表(詳見附件),并于3月15日前將表格提交至學會秘書處郵箱:cccm@csfcm.org.cn。信息表及郵件主題統一命名:CCCM-5+分會場序號、名稱。
各分會場主席經遴選確認后,大會組委會將統一發出明確任命函件至各分會場主席郵箱。
九、大會組委會聯系方式
張力心:18310499369(同微信)
潘雨薇:18600643455(同微信)
靳鵬程:18600638835(同微信)
會議聯系電話:010-82026470
會議聯系郵箱:cccm@csfcm.org.cn